今天是第23个中国记者节
这是记者的假期
在工作日
他们是社会的观察者
时代的记录者
他们走在田野里
奋战在防洪第一线
报道的新闻
懂这个行业的是我们
世界之窗
但你知道新闻背后是什么
有没有一些感人的瞬间?
今天
让我们听听那些
水利新闻背后的故事
听故事讲故事
中国水利报记者 吴迪
2016年4月,我接到任务,前往重庆市武隆县石桥乡甲角村采访临时干部、“村第一书记”罗宋。
脚踏实地走在武隆“十八弯”山路上,才真正体会到扎根基层是多么的不易。 “山路崎岖,多雨,在页岩铺成的山路上行走要小心,山路时宽时窄,很多路段泥草土石混杂在一起。从一栋房子走到另一栋房子并不是那么容易。”每次读到描述场景的文字,脑海中就会浮现出采访时的场景。
正在建设的水库、人们家中的水龙头、贫困户门外张贴的规划清单……每一个场景、每一个细节都是采访的收获,也给当时的我留下了疑问。 : 建造一个游泳池需要多长时间? 水从哪里来? 村民们会种植发给他们的葡萄苗吗? 村党支部建设如何开展? 每个问题的背后,都有一个值得聆听的故事。 一周的采访,几乎每天,我们都在房间里聊到深夜……
记者(左一)、罗宋(右二)走访家角村村民,了解饮水安全和生活状况
我写的每一篇采访都类似于这个《甲郊春风》。 每一次采访和写作都是一个观察、倾听、思考和讲述的过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好的新闻报道必须靠好的文风来完成,靠的是好的脚力、眼力、脑力、文笔力。” 现在已经进入综合媒体时代,记者在践行“四力”的过程中,有了更丰富的技术手段。 我们可以把看到的、听到的好故事以更多样化的方式呈现给读者。
作为一名水利记者,我有责任讲好新时代水利故事。 这是我的使命。
谢谢你,我曾经见过面的“老朋友”!
中国水利报记者 杨静
“您好!我是中国水利报社记者。” 我清楚地记得,这是我见到老周时说的第一句话。 老周叫周小文,是福建省武夷山市东西溪水库管理局即将退休的“老水利工人”。
2019年7月上旬,福建中北部。 绵绵不绝的雨“你唱我上台”,武夷山市遭遇50年一遇的强降雨。 根据报社的统一安排,我连夜从北京赶赴当地进行报道。
“难以置信!我以为自动水情监测和报告系统有问题。” 深度采访中获悉,当天凌晨,老周发现水库水位跳涨。 他不顾风雨,冲出家门查看水表上的水位。 与预测数据对比后,他立即向上级汇报了情况。 当时,暴雨的头部就在东西水库上游,雨峰和洪峰几乎同时到来。 水库下游的武夷山市区,数十万人正在睡觉。 情况变得危急。 那天晚上,老周忙得一夜没睡……
令人欣慰的是,由于老周的及时报告,武夷山市迅速组织会商,科学精准地调整了东溪水库,并与西溪河错峰调峰,成功降低武夷山市城关水位0.6米,有效避免了下游武夷山市城区,机场被淹。
“我光是想想就害怕!” 采访中老周仍然心惊胆战。 当被问到“从事水利工作了一辈子,我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他停顿良久,擦干眼泪……不知过了多久,老周说道:“我希望下雨,但我不希望下大雨,这就是我的愿望!” 听到老周的回答,我的心顿时澎湃起来。 后来我才知道,老周的QQ号是“毛宇”。
当晚,我连夜写稿,详细报道了武夷山市水利干部职工发扬连绵不绝的精神,奋力打赢抗洪抢险斗争的事迹。
那次采访之后,我就再也没有见过老周。 然而,在我扎根一线、一次又一次冲击现场的报道中,我常常遇到像曾经见过面的老周这样的“老朋友”:他们热爱水利、敢于承担责任、他们关心关心群众,乐于奉献。
“老朋友”教会了我什么是爱和责任。 对于我们记者来说,在每一个场景、每一次采访、每一次报道中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文笔力,创造更多、更丰富的精神食粮,是我们的义务和责任。
2020年,记者深入福建平潭、闽江口资源配置工程建设一线进行采访。
做敢于思考、敢于创新的记录者
中国水利报记者 魏晓文
我是黑龙江人,但出外求学后,我已经七年没有回过家乡了。 2020年硕士毕业后,我有幸成为中国水利报社的一名青年记者。
2020年9月,我和同事回到东北采访。 飞机一落地,我兴奋地呼吸着潮湿而略带凉意的空气。 除了思念家乡,让我特别兴奋的是,习近平总书记也到建三江视察。 他曾在这里告诉我们,“中国人民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在建三江这三天,我们走遍了七大灌区。 让我没想到的是,河流水资源丰富的家乡也面临着地下水超采的困境。 当地群众表示,正是由于灌区缺乏配套工程,农民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河水而不用。 他们别无选择,只能打井取水。 井越钻越深,“漏斗”越来越大。
回到北京后,我开始关注地下水保护问题。 今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珍惜地下水,珍惜隐藏资源”。 在这两周的准备过程中,我与许多水资源领域的专家密切接触,关注国际上有关地下水的报告……特别令人难忘。 最有趣的是,在采访一位参与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建设的同志时,她谈到了我国目前还面临地下水监管能力薄弱、地下水修复技术保障薄弱等多重困难的无奈。治理能力薄弱,治理资金缺乏有效保障。 至今难忘。 但幸运的是,我们已经有了国家地下水监测项目的第一阶段,并且正在为更好的第二阶段而努力。
记者采访黑龙江佳木斯市建三江地下水压开采
这次策划帮助我完成了编辑岗位的又一次晋升,因为这一次我感受到了策划中思想的力量。 我想,记者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记录时代的足迹,更在于用思考唤起思考,用前进推动前进!
“他们晚上加班?那我得走了。”
——除夕夜采访
刘艳琴 陕西省水利信息宣传教育中心
除夕夜的前一天,我准备采访陕西省渭南市东雷引黄灌区二期工程的几个正在实施泵站改造工程的管理站。 但白天雾太大,高速公路封闭。 后来听说他们晚上要加班,所以就决定晚上去。
我们7点出发,将近9点到达。 一下车,我发现周围都是农田,没有村庄,也没有街道。 它就像一座孤岛。 这是管理站吗? 我很困惑。
寒冷的冬夜,工人们正在紧张施工。
一位老员工拿着手电筒领着我们穿过住宿区,走下一段长长的斜坡,来到了机房。 橙红色的灯光下,两名工人气喘吁吁地拧紧水泵管接头的螺丝,额头布满了汗珠。 单位的另一端,一名工作人员跪在潮湿冰冷的地面上,头埋在管道下面,正在涂防锈漆。
“自从搬到工地后,基本上每天晚上都要加班,有时甚至通宵达旦。一直下雨下雪,我受不了冷,就在旁边生火,谁冷了就先热身一段时间,等热了再做。” 万家站泵站改建施工班组长于洪涛说:“我们要抓紧时间,先把管道安装好,大年初二、初三,电气设备到货后,我们就开始安装管道。” “我们将进行另一场硬仗。直到把水抽到高原上,流到农民的田地里为止,我们的使命才算完成。”
“你不冷吗?” 看着未融化的白雪在灯光下显得洁白刺眼,我忍不住问道。 “比下雪的时候好多了。但再冷,我们还是要努力,不能错过浇田的人,影响收成。” 一名工作人员说道。
采访结束,回到家已经是凌晨了。 家人催促我早点睡觉,可水利工人坚守除夕的画面却不断在我眼前浮现。 我感叹他们的淳朴,也很荣幸成为他们中的一员,见证水利工程一点一滴的“成长”,造福千家万户。
“我们举着牌子
一次又一次地看,一次又一次地触摸,一次又一次地亲吻。”
——幸运见证了历史时刻
于东平 陕西省汉中市石门水库管理局
2017年10月12日,中国水利网发布一则“陕西省“汉中三眼”成功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消息。 作为墨西哥代表团成员,我见证了“汉中三岩”成功申报世界遗产的时刻。
当主持人念出“汉中三燕”这个名字时,我们欣喜若狂。 中国国家灌溉与排污委员会主任高丽辉敦促:“汉中,快点!” 我和邱存元等同志一起,从国际灌溉与排放委员会主席赛义德·纳雷斯手中接过厚重的铭牌,拿着牌走下台坐下。 接下来,代表团六名成员兴奋地举着标牌,再看、再摸、再亲。
于东平(右一)等汉中市代表团接受第23届世界水利工程遗产牌匾
我知道信息必须尽快传回,我立即用微信把新闻稿和图片发给有关领导审阅。 但由于当年9月墨西哥城发生了两次毁灭性地震,通讯设施受损,网速极慢,手机不断掉线,微信不断“转圈”,让人抓狂……
花了半个多小时,发表了一篇700字的文章和4张图片。
第二天一早,我的朋友圈就充斥着“汉中三岩”成功申报世界遗产的消息。 作为一个长期在灌区工作生活的人,我在这次新闻报道中体会到了记者的滋味,为能参与和见证这一特殊时刻深感荣幸。
已收到
《2021年中国水利发展报告》手稿
——记录因水致富的贫困村的振兴
李明 甘肃省临泽县水利局
2020年底,我接到了中国水利报社老师的电话。 我的新闻文章《幸福水“装扮”戈壁——甘肃临泽县水利扶贫激活移民村“造血功能”》被推荐收录《2021年中国水利发展报告》,我被推荐收录非常惊喜。
这是一篇反映我国西部水利扶贫成效显着的手稿。 也记录了一个因水致富的贫困村的振兴。
还记得第一次走进甘肃省临泽县明泉村养殖场时,一位老人说:“雨水味道真苦啊!煮沸冷却后还能咽下去,直接喝就像喝水一样。”药品… …”
每到下雨天,当地村民就会拿出家里的盆、水桶接屋檐下的雨水,然后“净化”给家人饮用。 农民罗廷瑞一家人从干旱缺水的定西山区一路“追云逐雨”来到相对湿润的河西走廊,但他们并没有逃脱干旱缺水的苦日子。
2014年,临泽县水利局把群众用上安全自来水作为精准扶贫的突破口,积极申报实施明泉村安全饮水工程,架设各类管道32公里,安装350套住户设施,建阀门井31口。 。 从此,清洁安全的自来水改变了整个村庄的命运。
作为一名长期工作在新闻宣传工作第一线的人,我见证了当地村民从“喝水难”到“好水”的转变,而这份稿件也成为了我的手稿之一。最值得骄傲的作品。
他们还说……
记得我写的第一篇被《中国水利报》采纳的文章是2013年大方县岔河水库蓄坝的图片新闻。当我收到报纸时,我的心情非常激动。 我至今仍珍藏着这份报纸。 在我的地方。 现在岔河水库已经开始发挥防洪泄洪的作用,我将继续记录大方县的水利发展。
——贵州省大方县水利局 赵元兰
已经泛滥的大方县岔河水库 赵远兰 摄
“每次工程到了关键节点,他们总是给我打电话,这是基层同志对我们记者的信任。无论多忙,我都会尽力报道。我仍然为自己是一名记者而感到自豪。”中国水利报特约记者!”
——中国水利报特约记者 李光彦
关于水利记者的故事还有很多
他们的新闻充满了
澎湃的血液
奋斗的汗水
坚持不留遗憾
是他们帮助我们
了解水利
深耕水利
让我们一起感谢他们
并说节日快乐!
评论 | 陈锐
制片人| 范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