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观看理想节目 观看理想
芝加哥七人组的审判
最近的新闻总是令人沮丧,要么淹没在信息洪流中,要么悄无声息地没有后续,而很多人对新闻的看法也只是狭隘的,“等待反转”。
“后真相”这个词你可能并不陌生。 常用来形容现在的言论环境,即无视真相,不关心事实,常常以立场来决定是非。 你可能也经常听到这样的声音,看似“冷静分析”,实则在火上浇油,“真相不重要,现在没人关心真相了,大家只想看符合自己需求的内容” ”。
这种现象当然存在,但这并不能成为其合理化和猖獗的理由。 今天给大家分享前南方周末记者、新闻学者方克成观看理想App主持的节目《看懂新闻》的最后一集。
这是一本“后真相时代”的自助指南。 事实就是事实,事实比立场更重要。
关注、思考、行动不仅能让我们获得更好的新闻,还能促进全社会尊重事实、敬畏真相。
作者 | 方克成
来源 | “读新闻”看看理想的应用程序
今天我想分享的建议,用一个你可能见过的词来说,就是传递一些“媒体素养”的内容。
识字就是读、写的能力,识字的人并不是文盲。 有媒介素养的人并不是媒介文盲,没有媒介素养的人虽然可以阅读、使用手机,但并不真正具备使用媒体的能力。
01.
出处:这篇文章来自哪里?
我先分享一下我平时选择和阅读新闻媒体时的一些习惯。 当我阅读媒体文章时,我绝对不会从第一个字开始阅读,而是首先寻找两个关键信息。
第一个关键信息是,这篇文章的来源在哪里?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来源并不是你使用的应用程序,比如“来源是微信朋友圈”、“来源是今日头条”,这些都是没有意义的,因为那些应用程序只是平台,并不是真正编写和发布这些文章组织。 还有一种更不靠谱的说法,那就是“本文来源网络”。 现在几乎所有的信息都在互联网上,“来自互联网”就是无话可说。
我会关注文章是来自正规机构媒体(即报纸、杂志、电视台以及澎湃新闻、界面新闻、红星新闻等网络新闻机构)还是自媒体。
对于前者,我会默认给予较高程度的信任,当然也不会完全相信; 对于后者,我默认会比较怀疑,当然也不排除里面会有非常好的内容。
原因很简单:正规机构媒体有比较严格的操作流程和道德规范,出现问题的可能性比较小; 而自媒体则不受约束,几乎没有约束。 好文章可能很好,但很多内容可能不太好。 可靠的。
需要注意的是:即使在机构媒体内部,内部也存在不同的风格和可信度。 也许有人会想:这太复杂了,怎么区分清楚呢? 有没有一个表格可以列出所有媒体,给每个媒体打分,想看的时候就查一下?
不幸的是,没有,而且媒体行业总是在变化。 今天总结的内容可能会在下个月更新。 所以,我确实需要自己去研究,逐步积累自己脑海中的媒体数据库。
“华盛顿邮报”
我也可以在这里分享我的一个习惯。 但每当我打开一个我从未见过的网站,或者看到我正在阅读的一个我从未听说过的微信公众号上的文章时,我会点击该网站的“关于我们”页面,或者点击查看公众号上的信息出来了。
一般来说,那些可信度高、质量高的媒体在透明度方面也会做得更好,你可以找到更详细的信息,比如它成立的时间、编辑政策是什么,甚至主要团队成员的照片和背景信息是可用的。 而如果我不提供太多的个人资料,那么这个媒体就会给我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希望各个平台应用能够让数据页面更加醒目,提醒用户查看各个账户的数据。
02.
四种新闻
我上面说的是我会关注的第一个关键信息,即来源; 我要特别关注的第二个关键信息是:这是一篇什么类型的文章?
主要目的是提供信息,还是提供意见? 也就是说,无论是新闻报道还是评论,还有一种特殊的叫做“评论”(有点像我们通常所说的“叙述和讨论”)。 区分什么是事实和什么是观点非常重要。
对于新闻报道文章,可以继续分类。
在这里我想向大家推荐一本书。 片名《Blur》英文原意含糊,中文翻译为《The Truth》。 副标题是“在信息过载的时代如何知道该相信什么”。 我觉得把英文标题和中文标题放在一起就很完美了:在暧昧时期看清真相。
《真相》一书将新闻分为四种类型。
第一个称为验证消息。
顾名思义,这类新闻最重要的目标是查明事实,最重要的是使事实真实、准确、全面,而不是发表意见和看法。 为此,记者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精力去调查和确认。
这种新闻报道的典型例子就是我们都听说过的“调查报道”。 2016年奥斯卡最佳影片《焦点》讲述了一份重磅调查报告发布的过程。 看完之后,大家会对验证式新闻是如何做的有一个直观的印象。
“重点”
近年来出现的“事实核查”也属于此类。 它致力于验证那些流行、流行的言论的准确性。 中国有一个非常擅长事实核查的团队叫做“Evidence”,也推荐给大家。
第二种类型的新闻称为断言新闻。
对于这类新闻,最重要的不是事实的准确性和全面性,而是速度和数量。 简单来说,就是:要快,要更多。
大家听到这句话,第一反应一定是:网络新闻就是这样,讲究速度、质量。 其实,在网络新闻之前,还有一个自信新闻的鼻祖,那就是大名鼎鼎的CNN。
CNN 是第一个每天 24 小时播出新闻的电视频道,大部分是现场直播。 当然,直播带来了最及时的消息,但副作用就是没有时间查看消息,也不可能像《焦点》那样做长期调查。
因此,《真相》说,“自信的新闻不是充当信息的过滤器,而是充当麦克风”。
说到这里,我们可以想到当今中国经常出现的反转新闻。 为什么新闻总是反转? 因为我们看到的都是“断言新闻”。 当事件一方发声时,媒体就会蜂拥而至,充当传声筒; 当对方站出来提供完全相反的意见时,媒体又成为他们的喉舌。 往上走就变成了反向、反向。
这种情况在核实消息中不会出现,因为记者会把各方面调查清楚后再介绍给读者。
第三种称为正面新闻。
这类新闻的主要目的不是提供经过验证的准确事实,也不是快速传递大量信息,而是刻意迎合读者已有的观点,引起读者的共鸣。
心理学研究发现,如果我们面前有两条信息,一条符合我们现有的认知,另一条则不符合,我们会更容易关注更符合我们观点的信息。观点,更容易相信它是真的。
平权新闻利用了人类的这一特征。 你相信什么,它故意向你展示符合你观点的信息。
比如说你喜欢吃甜豆腐,那么这类媒体就会给你展示很多赞美甜豆腐、贬低咸豆腐的文章。 它无意于准确、全面、平衡地呈现事实,而是根据你的喜好挑选事实。
第四种叫利益集团新闻。
从表面上看,这类新闻看起来像是专业媒体出品的报道,甚至是调查报道,但如果你留意一下它的来源,就会发现它并不是专业媒体的报道,而是来自一家公司或政治和社会团体。 他们的内容的目的是促进团体的利益。
例如,一家石油公司可能会发表一篇看起来非常像新闻稿的文章,其中采访了一些研究人员,他们说传统能源实际上对环境的污染较小。
看起来像是验证新闻,但如果了解“幕后黑手”,就知道这类新闻是有特定目的的,所呈现的信息往往被扭曲和过滤。
听完这四种新闻的分类,大家应该能够形成自己的判断。
是的,第一种可验证的消息是最理想、最值得信赖的。 后三种必须打上问号,特别是第三种和第四种。 他们不但没有进行充分核实,还故意歪曲信息、选择性呈现事实。
下次你看新闻的时候,如果你发现一条新闻报道的速度特别快,但只是被动地呈现一些人的说法,而记者没有做更主动、更深入的调查,那么它就是很可能是第二种。 果断的消息。
如果你发现某些新闻特别符合你的胃口,而且所呈现的信息和观点让你感觉特别舒服,那么你就要小心了:这可能是第三类正面新闻,重要的信息可能被故意隐藏。
“同谋”
如果你发现一条新闻是由一家公司或其他政治、社会团体而不是专业媒体发布的,那么它很可能是第四类利益集团新闻。
03.
六步提问法
在《真相》一书中,作者提出了“六步提问法”。 第一步就是刚才提到的“区分新闻类型”。 我们来谈谈其他五个步骤。
第二步是判断新闻报道是否完整。
新闻学中有“5 W and 1 H”的说法,即:What(什么)、Who(谁)、When(何时)、Where(何处)、Why(为什么)、How(如何)。 一篇合格的新闻报道应该具备这些要素。 如果有遗漏的地方,你就应该提高警惕,因为很可能是作者隐瞒了什么。
例如,如果一条新闻一般说“上周二”或“昨天中午”,但没有给出文章的具体发布时间,那么它也很可能是假的,因为这样的新闻随时都可以使用传播。
追求新闻诚信并不意味着要求报道提供所有信息。 事实上,如果一份报告谦虚地承认哪些信息暂时无法获得,哪些结论暂时不确定,这样的报告其实更可信,因为作者没有捏造事实,也没有强行填充想象。
六步提问法的第三步是评估来源。
写新闻不是编故事,所有新闻都需要有来源。 如果文章是从“上帝视角”写的——也就是说,如果作者像上帝一样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直接呈现各种信息而不给出任何来源,那么基本上不要相信这篇文章。
一般来说,文章中给出的信息来源越多样化越好。 对于给出特定信息来源的文章,还需要审查这些来源是否可信。 例如,要求警察介绍医疗信息,就像要求体育老师教数学一样,可能并不可靠。
另外,源码的介绍越详细越好。 一些新闻中的“专家说”、“知情人士说”,这些都是不合格的解释消息来源的方式,值得警惕。 当然,有时为了保护受访者,消息来源会被匿名,但笔者提醒我们,记者必须给出足够的匿名理由。
此外,匿名来源的价值在于提供事实,而不是意见。 因为一个只提供意见的匿名消息人士很可能就像一个躲在背心后面肆意说脏话的人。
关于信息来源,还有一个重要原则:对于关键事实,至少要有两个相互独立的信息来源才能提供相互证据,这就是“交叉验证”。
请注意,仅有两个随机源是不够的。 例如,当我采访一个人和他的妻子时,他们说了同样的话,这不能构成交叉验证,因为他们不是相互独立的。 另一个人也这么说道。
来源的多样性也会影响文章的质量。 如果一篇文章的信息来源越多,那么我就会更倾向于仔细阅读并相信它。
现在进入第四步:评估文本中提供了什么样的证据以及证据是否值得信赖。
我们都知道“摆事实讲道理”“凡事讲证据”听起来很简单,但分析、辨别证据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真相》一书告诉我们,首先要分析文章中提供的到底是真实的证据,还是一些基于猜测和假设的陈述。
用当今的网络流行语来说,要看是否有“实锤”,是否给出了真实的信息,是否使用了“也许”、“大概”、“应该”等大量猜测。
第二,注意,有没有相反的证据? 认真对待反面证据是责任的体现。 一篇看起来完美且没有相反证据的文章应该更加小心。
然后分析证据和结论之间的关系。
文章中提供的证据能否得出最终结论? 是否还能得出其他结论? 作者是否讨论过这些可能性? 尤其要注意的是,很多时候新闻报道都是为了暗示证据和结论之间的关系,而不是直接写“因为什么,所以什么”。 这个提示实际上是在引导读者。
评估证据后,“六步质疑法”的第五步是观察最新的新闻模式如何使用或质疑证据。 这一步其实主要是帮助第一步,即判断新闻类型。
上面提到的第二类新闻被称为“断言新闻”,这种新闻量大、速度快,但不做任何努力来保证事实的准确性。 所以如果你在电视节目中看到主持人让嘉宾发言,嘉宾听完后不提出任何问题,也不要求他们提供任何证据,那么你看到的很可能就是这种武断的新闻。 CNN的一些直播节目,有时就是这样。
刚才提到的第三类新闻叫做“肯定新闻”,就是它会告诉你你喜欢看什么。 发现此类新闻的最重要原因是他们从不探究其他结论的可能性,也从不提及相反的证据。 这也发生在第四类“利益集团新闻”中,不同的是,“平权新闻”是由正规媒体制作的,而“利益集团新闻”是由公司或其他团体制作的。
“重点”
“六步提问法”的最后一步是:想想你是否从新闻中获得了你需要的信息。
《真理》说,一个容易掌握的方法就是在读完新闻后问自己:我可以告诉另一个人我读到的内容吗? 这个人可以是你的家人、朋友、同事。
如果你发现自己无法说话,是不是故事中有什么地方你不明白? 如果您在交谈时发现缺少信息,您可以从哪里获取信息?
这确实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方法。 读完一条好消息后,你应该能够把它告诉你周围的人。
作者特别指出,这种六步提问法并不是死板的公式,而是一种供大家思考信息的方法。 我觉得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打开你的视野,去探索更多以前没有接触过的信息来源,这样你才能在对比中看得更清楚,这六个步骤才能更好地运用。
04.
与本能作斗争
接下来我推荐另一本启发我们如何发现真相的书:《事实性》,作者是瑞典学者汉斯·罗斯林。
他在书中强调,我们每个人都受到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些本能的影响。 这些本能曾经帮助我们的祖先在原始社会抵御野兽的威胁,但今天,这些本能可能会误导我们。 对世界的理解。
就好像我们有本能地喜欢糖和油炸食品一样。 这是因为在食物匮乏的古代,吃高脂肪高糖的食物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度过饥饿。 但显然,在现代社会,如果这种本能不被遏制,就会让我们变得非常不健康。 因此,我们需要与许多本能作斗争。
在《事实》一书中,作者列出了十种本能,分别是:
1、我们对事物的本能认识往往是二元的、非黑即白的,但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
2、我们本能地更加关注负面新闻,往往会放大对负面新闻的感知,但现实世界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糟糕;
3、我们本能地认为事物是线性发展的,但更多时候真正的发展路径可能是弯曲的、S形的等;
4.我们高估了我们所害怕的事物的危险程度,但令人害怕的事物并不一定是危险的。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空难的消息很可怕,但飞行其实很安全;
5.我们本能地倾向于关注部分而忽略整体;
6.我们倾向于一概而论。 当我们拿着锤子时,一切看起来都像钉子;
7、我们喜欢说“事情本质上就是这样”,比如“我们民族的文化就是这样”,或者我之前提到的例子“新闻应该是客观的”,但其实很多事情都是命中注定的;
8、我们倾向于从单一角度看问题,处理简单的概念和简单的解决方案,但现实可能要复杂得多;
9、我们本能地将自己的错误归咎于他人,但最重要的是,当不好的事情发生时,我们应该寻找原因,而不是找坏人;
10、当事情紧急时,我们会因为压力而高估短期问题的严重性,变得不理性。
这十种本能固然与我们如何选择新闻没有直接关系,但如果我们能够反思这十种本能,我们也可以更好地思考我们应该如何阅读和使用新闻媒体。
例如,上面列出的第二个本能“关注负面新闻的本能”,实际上与我们当今所谓“政治萧条”的时代非常相关。
我们需要认识到,媒体会放大某些负面新闻,而我们大脑中的负面本能会进一步放大新闻带来的负面情绪。 因此,我们有时会高估坏消息的程度,这可能会产生负面后果,就是让人觉得世界没有希望,生活没有意义。
《窃听风暴》
但事实上,仍然有很多人在积极行动、改变世界,只是我们的本能让我们很容易忽视他们的故事。
很多朋友可能都知道,《看理想》我主持的播客《早安阳光》就是为了抵制这种消极的本能,呈现更多带来积极改变的行动,让更多的人知道并参与到这些行动中。
正如《事实》一书所说,关注那些积极的变化并不意味着忽视问题,而是强调只有积极的应对和行动才能解决问题。
“坏的(坏的)和更好的(更好的)可以同时存在。” 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同时说一种情况很糟糕、很糟糕、正在变得更好、可以变得更好。
同时承认“坏和更好”实际上违背了人类的本能,但我们可以说服自己这样做,这也有助于我们更清楚地了解世界。
05.
让事实再次得到尊重
说到这里,我分享了很多原则、方法和技巧,可供个人参考。 最后,我想从更远的角度谈谈社会层面应该发生的变化,以便更好地获取新闻和真相。
很多人都熟悉“后真相时代”这个词,但什么是“后真相”呢? 难道仅仅意味着假新闻多而真相难寻吗? 事情没那么简单。
后真相时代是指人们不再相信真相、不再关心真相、不再从心底追求真相的时代。 人们觉得根据自己的情感和观点选择自己想要的版本就足够了,根本不需要呈现事实和理由。 ,发现真理的时代。
近年来关于假新闻和后真相的讨论始于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 竞选期间,有大量赞扬特朗普、诋毁希拉里的假新闻流传。 而且,特朗普本人也在推特上积极传播这些假消息。
事实上,比这些具体的假新闻更重要的是,他和他的下属正在宣扬一种价值。 这种价值观认为:其实真理并不重要,满足我的需求就是真理。
最经典的例子之一是,特朗普就职典礼当天,他的新闻发言人声称参加仪式的人数是历史上最多的。 不过,简单对比一下现场的照片就会发现,当天参加仪式的人数实际上比2009年1月奥巴马宣誓就职时要少得多。于是,在一档电视新闻直播节目中,主持人询问凯莉安·康威特朗普亲密助手:为何执意就此事发布如此不实消息?
面对质疑,康威给出了非常经典的回答:我们没有说谎,我们所说的只是“另类事实”。
“另类事实”,此词一出,立即成为热议话题。 很多人认为这个词揭示了一个可怕的逻辑,因为:谎言也可以称为事实,那么真相本身根本不重要。
这就是后真理时代的特点:有很多人根本不关心寻求真理,只是执着于自己喜欢的、有益的言论,把它们当作事实。
芝加哥七人组的审判
要走出后真相时代,我们必须从社会层面抛弃这种逻辑。 我们要真正实事求是。 真实的就是真实的,虚假的就是虚假的。 不要用事实作为斗争武器,否则总会有人制造、传播和相信那些假新闻。
在《事实》一书中,作者表示,他希望读者对寻找正确的事实比对自己的泡沫更感兴趣,愿意改变自己的世界观,并准备好用批判性思维代替本能反应,愿意保持谦虚和好奇。
我想这也应该是我们整个社会在对抗之后面对真相的路径:我们要创造一个人人都愿意保持开放心态、愿意对话、愿意改变观点的社会,而不是一个激烈争斗的社会。挣扎与生死; 尊重事实,而不是认为立场比事实更重要。
本文为《读懂新闻:生命无限书单第四季》第十集的演讲,作者方克成,原标题为《“后真相时代”自助指南:真相是真相,事实比立场更重要”,有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