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亚马逊、微软、谷歌等云计算巨头相比,国内云计算企业仍有5年左右的差距。 因此,我国应抓住“黄金十年”,从标准、生态、应用三个方面入手,抢占全球基础设施的主导权。 尤其是对未来趋势的把握和个性化服务将成为竞争的关键变量。
8月14日10点23分,云计算板块指数报1811.583点,涨幅2%,成交金额48.26亿元,换手率为0.64%,主力资金净流入1.01亿元。 事实上,近年来,随着全球云计算市场的不断扩大,相关行业一直备受关注。
以亚马逊、微软和谷歌为例。 目前,三大云计算巨头都在加大对云计算业务的投入,且投入力度不断加大。 财报显示,谷歌和微软的投资金额大于亚马逊AWS; 而在过去的一年里,谷歌的投资强度略超微软,位居第一。
不仅是国际市场,国内云计算产业的趋势也越来越接近火药尚未散尽的电商市场。 初创公司、传统企业和互联网巨头齐头并进,激烈争夺市场,如阿里、腾讯、百度、Ucloud等。 激烈竞争的背后,国内云市场也迎来快速发展。
据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公有云(主要指IaaS和PaaS)市场规模将突破150亿元,大数据、人工智能驱动的云计算消费将进一步拉大公有云的市场需求和空间。 预计到2020年,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将达到3900亿美元。 与2015年1800亿美元的规模相比,意味着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7%。
但与亚马逊AWS、微软等公司相比,仍有5年左右的差距。 尤其是在软件生态和数据中心标准方面,存在明显差距。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在当前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应抓住“黄金十年”,从标准、生态、应用三个方面入手,抢占全球基础设施的主导权。 其中,对未来趋势的把握和个性化服务将成为竞争的关键变量。
业内人士分析,这符合中国互联网的发展路径——某个垂直领域市场越大,玩家就越多。 一开始,很多玩家通常会野蛮地涌入,依靠资本和投资攻城略地,然后让市场浪潮冲走沙子,从差异化、技术实力、市场占有率等方面选择真正有实力的企业。
在云计算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云服务运营商应当使用具有相应牌照资质的电信业务运营商提供的网络基础设施、IP地址、带宽等接入资源; 落实网络数据安全和用户个人信息安全保护 根据标准要求,完善网络数据和用户信息的防盗窃、防篡改、数据备份等安全保护措施。 鼓励第三方机构对云服务运营商的服务能力、服务质量、信誉、网络与信息安全等开展评估认证活动。目前已有14家企业获得云服务资质认证。
甚至有观点认为,“互联网+”很大程度上其实就是“云计算+”。 针对这一战略点,我国需要前瞻性规划整个产业发展,制定以云计算为核心驱动力的产业发展战略,集聚核心资源,打造自主可控的IT生态系统。 无论各大企业选择哪种转型方式,可以肯定的是,国内外云计算产业的前景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