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封城”是“冒着经济风险遏制病毒在欧洲肆虐”;
中国的“封城”是“以牺牲民生和自由为代价”。
这是《纽约时报》3 月 8 日发布的两条推文,相隔仅 20 分钟。 (见下文)
这份有着170年历史、一向以严肃着称的美国报纸,竟然如此明目张胆地“双标”而不自知,足以说明他们已经陷入了“凡是诽谤、陷害中国的事情”的刻板印象中。是有道理的”。
不仅仅是《纽约时报》。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西方媒体“不厌其烦”地借疫情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借机妖魔化中国。
你不妨看看西方媒体到底用了什么伎俩。
伎俩一:搞种族歧视
2月3日,《华尔街日报》发表文章《中国是真正的亚洲病夫》(见下图)。 众所周知,在美国的舆论生态中,媒体在报道中极力回避“种族歧视”的报道,以显示政治正确,但《华尔街日报》却毫不避讳地将华人称为“种族歧视”。疫情期间的“亚洲病夫”(文章作者称该标题是该报编辑亲自编辑的,本人并不知情)。 这篇文章引发海内外华人抗议,但在各方要求道歉后,该报仍表明立场,拒绝采取一切补救措施。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在记者会上就此事件作出回应。 第一,面对恶意侮辱抹黑,中国不会做“沉默的羔羊”。 其次,报纸以新闻报道和评论相对独立为由进行各种搪塞,毫无道理。 是的,“没有道理”,《华尔街日报》不可能不明白“病夫”一词对于中国人来说意味着什么,他们的傲慢可见一斑。
与《华尔街日报》相比,丹麦媒体《日德兰邮报》也不甘落后。 该报曾刊登侮辱性漫画,将五星红旗上的“五星”恶意修改为冠状病毒图案,严重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 。 中国驻丹麦大使馆向媒体发表严正声明后,该媒体坚称拒绝道歉,并辩称该漫画没有“贬损或嘲笑意图”。 但该国总理出面为《日德兰邮报》的侮辱行为辩护,理由是“言论自由是丹麦的传统”。
这种公然的种族歧视只能说明西方媒体以言论自由为大棒,将其自诩的新闻专业精神抛在脑后,暴露了其对华根深蒂固的种族主义。 心态和意识形态偏见。
伎俩二:肆意抹黑污蔑
为防止疫情在全国乃至全球蔓延,中国采取措施关闭所有来自武汉的通道。 然而,西方媒体对此并不“赞赏”。 英国《泰晤士报》(The Times)和法国《费加罗报》(Le Figaro)在独家报道中多次使用“鬼城”和“地狱”等词语来形容这一情况。 描述一下武汉(见下图)。 要知道,这两家媒体都是世界知名的老报纸。 当中国遭受疫情之苦时,他们的报道根本没有体现人道主义精神,反而频频向外界传递虚假消息,着实令人震惊。 。
新冠疫情暴发以来,西方媒体纷纷猜测中国体系缺乏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并确信疫情将拖累整个国家体系。 甚至在中国的疫情已经逐渐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英国《卫报》和在线国际新闻杂志《外交家》都在其官方网站上推出了《新冠疫情会成为中国的疫情吗?》 切尔诺贝利时刻”主题讨论(见下图)。
在这两份报告中,前者认为疫情将导致中国从医疗危机演变为政治危机和经济危机,后者则声称疫情将给中国带来“一个完全不同的时代”。 文章的结论是,民主国家似乎更有能力应对这样的灾难,而中国则无法应对如此突然的危机,“中国引以为豪的经济繁荣很快就会消散”。 在事实面前,西方媒体依然面不改色地抛出“中国崩溃论”,暴露了他们一向自以为是的西方中心作风。
伎俩三:大银行双重标准
正如文章开头所言,《纽约时报》充分诠释了“双重标准”。 然而,在国内外大量推特网友谴责其做法是公然“双重标准”后,该报却无动于衷。 其“纽约时报中文网”在推特上连续两天转发中文版《中国可能正在以惨痛代价击败冠状病毒》(China May Be Beating the Coronavirus, at a Painful Cost),并幸免于难。没有努力保卫意大利(见下文)。
该推文连续两天转发该文章,并精心挑选文章中的观点来批评和质疑中国疫情防控的有效性:“这种方法比疾病本身还糟糕吗?” “中国人到底取得了什么成就?” 成就? 它们含有病毒吗? 还是他们只是镇压?”。另一方面,它声称同样采取“封城”措施的意大利与中国不同。
中英文多次转发,《纽约时报》确实对这篇文章“情有独钟”。 值得一提的是,文章标题中使用了“也许”一词,这表明他们极其不愿意承认中国的疫情防控取得了成果。 文章内容夸大中国“牺牲民生和个人自由”来控制疫情,却对欧美大规模停产、停工、停学、停赛视而不见。 事实上,他们之所以在这一点上“煞费苦心”地批评中国,是因为面对中国疫情防控的积极发展,西方媒体攻击中国的素材和手段显然不足。
当前,全球疫情发展不容乐观。 世界卫生组织已宣布新冠肺炎为全球流行病,多国疫情肆虐。 此时此刻,我们不希望西方媒体如此夸奖中国。 我们只希望他们能够放下成见,客观、真实地报道中国抗击疫情的努力,多做有建设性的报道,为全球疫情防控作出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