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敏:挖掘优质报告的价值——读《如何“精炼”优质报告》

阅读新华出版社出版的《优秀报道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体会作者孙玉霞长期接触新闻报道的职业情怀,欣赏她留下的珍贵“思考笔记”几十年的勤奋观察、阅读和思考。 这些稿件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多种报道类型:无论是举世瞩目、国家关心的总书记治国理政,还是乡村教师、医生等平凡琐事; 国际新闻、各种报道均在本书稿件评论的范围之内。

仔细阅读这些集结成册的手稿评论,我不禁为短短几百页所描述的跨越数十年的垂直时间轴维度的“中国变迁”深深地激动,也真切地感受到中国最权威的文章。 新华社等主流媒体自觉承担起展现可信、可爱、令人尊敬的中国形象的责任。 我一直很钦佩这本书的作者对新闻报道坚持不懈、富有洞察力的观察、比较和分析。 本书收到的稿件别出心裁,观点精确而独特,分析过程引用了多种来源。 具体来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聚焦录音时代精彩篇章:突出主流媒体报道,深挖高位

如果说新闻报道是记录世界的“眼睛”,那么新闻分析就是向内检验新闻报道有效性的“尺子”之一。 每天媒体上都有很多新闻报道。 如何选择评价对象,发现报道背后的新闻价值,显然需要长期的新闻业务积累和新闻分析的专业积累。

新闻报道的价值是什么,在舆论场上受到多少关注,是否捕捉到新的趋势和特点,如此多的维度考验着审稿人系统的观察力和敏锐的捕捉新闻报道的能力。 作者是否有一双“雪亮的眼睛”。

本书中,数十篇稿件评论被作者整理归类为“核心”报道、战“疫”报道、重大事件报道、国际涉外报道、人物报道、新媒体报道等六个“文件夹”。 这些报道的主题虽然不同,但都指向记录巨变、感受时代脉搏、聚焦人民。 每一篇报道所指向的人物、事件或精神,都可以视为中国当代历史进程中的历史人物。 生动的脚注。

对于主流媒体来说,加强思想建设,构筑思想阵线“护城河”是重要责任。 近年来,主流媒体孜孜不倦地探索重大题材报道的新模式、新路径、新形式,也是对自身责任的积极回应。

本书评述的稿件记录了主流媒体坚守新闻舆论阵地引导力和影响力、扛起主流舆论旗帜的成功尝试和实践。 品质和专业精神。

2、“横看山,侧成峰”:既系统分析又深入案例研究

对特定的新闻报道或栏目进行评论较为常见,但在系统性、整体性思维的指导下,对一段时间内同一话题的多篇新闻报道进行组合和系统性的评论,更能体现出作者的专注和热情。 仔细思考过的。

孙玉霞老师的审稿不仅对某篇新闻报道的脉络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而且对多篇报道进行跟踪观察和系统分析。 尤其是《连续5年追踪改革进程全面深化改革鼓声》一文,其评论分析稿件是新华社自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按年节奏发布的5篇报道党的委员会。 经过分析,这一系列报告持续深入的“跟随”特征仿佛从云端清晰浮现,这一系列重大专题报告勾画的改革红线也清晰可辨。

正所谓“横看岭,横看峰,远近高低不同”,给读者带来多种启发。 它是聚焦具体、微观层面的新闻报道进行深入分析的“特写”。 如果换成更加全景式、蓝图式的视角,你就会有一个更加独特、令人惊讶的历史维度的“广角”发现。

3.会说话的感人书籍:现场体验感强,可读性强

稿件分析需要对新闻报道进行专业的多维度考量。 只有图、文、声、图才更加真实、全面、立体。 本书附有每篇稿件的二维码,您可以随时阅读原文、听原声、观看原片。 打开“新生活”二维码,“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旋律立刻响起,1935年红军长征的战争场面扑面而来。 如果整个审稿只用理性的过程分析和枯燥的推理内容来支撑自己的判断,可能会陷入“自言自语”的困境,也可能会让读者失去阅读的兴趣,更不用说认同作者的新闻了价值判断。 因此,真正流畅的新闻评论应该将推理和分析融入到丰富的案例中,摆脱枯燥无味的说教。

判断一篇新闻稿是否被认为是“好消息”的重要标准之一就是它是否具有可读性。 如今,越来越多的媒体倾力展示十八般武艺,深耕数据新闻、场景再现新闻、文字、图片、视频、音频、动画等传播载体的综合媒体报道。 原因之一是,这些生动的形式与传统的单向新闻报道相比,报道具有友好的阅读界面,更具可读性。

阅读《如何“精炼”高质量报道》一书的书评时最直观的感受之一是,它的内容组织完全不落入说教的套路,而是配有丰富细致的案例。 作者触手可及的大量文字、数据、图表、视频、音频等案例,并用它们来逻辑地支持批评观点。 即使读者第一次接触评论稿件相关的新闻作品,仍然可以获得畅通无阻的阅读体验,看得懂、读得懂、愿意读。

最后,回归初衷,新闻稿评论对于新闻界、学术界,甚至普通读者来说,有何意义? 这让人想起现实戏剧中的一个专业概念——“第四堵墙”,它描述的是在台口舞台上,戏剧表演以三堵墙的形式进行,表演者和观众之间仍然存在着间隙。 有一面看不见的透明的“第四堵墙”。

在传统媒体时代,这堵“墙”始终若隐若现。 具体表现是媒体只注重单向输出,缺乏与读者的互动,缺乏对新闻报道反馈和效果的理性感性评价,不利于新闻报道。 朝着更高质量的动态和有机运动。 当前,新闻媒体与读者之间的“第四堵墙”已经松动,“媒体与读者”的交流互动更加丰富多样,可以从更加专业、准确、真实的角度来审视和分析新闻文章。 超越信息传播的表面层面,审稿可以从报道主题、时代背景、结构、切入视角、素材运用等角度对新闻报道进行深入推敲、明确褒贬,从而实现新闻与时代发展、现实生活、读者感知的同频共振。对于稿件评审来说,多维度挖掘新闻作品价值的使命大概就在这里——打破报道与读者之间的“第四堵墙”,使新闻报道能够实现良性的动态循环,专业与非专业的互动传播报道,最大化传播效果。

这本书的封面和封底设计精美、端庄。 书名背后是多个历史场景组成的背景,具有强烈的场景感和视觉冲击力,凸显新闻记录的时代主题。 《新闻背后的新闻》揭示稿件分析的价值。

(周敏: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国际传播与效果评估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

图片[1]-周敏:挖掘优质报告的价值——读《如何“精炼”优质报告》-首码网-网上创业赚钱首码项目发布推广平台

《如何“提炼”出高质量的报告》

作者:孙玉霞

新华社2023年7月

国际标准书号:978-7-5166-6844-3

定价:62.00元

《如何“精炼”高质量报告》作者简介:

孙玉霞,中文、新闻学双学位,新华社高级编辑、高级编辑。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赞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