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联合创始人兼CEO罗源(受访者提供)
21世纪的自行车生活方式应该是什么样的? 过去五年来,RE 一直在实现其愿景。 以自行车销售和骑行俱乐部为主线,RE线下门店结合餐饮、咖啡、户外服饰、独立骑行品牌、花卉植物、自行车维修等多种业态,为城市提供骑行生活的主题城市第三空间。
罗源,RE联合创始人兼CEO,连续创业者。 在开始涉足自行车生活方式领域之前,她与丈夫 Shiro Sugane 共同创立并经营了一家建筑事务所。
2017年,RE在北京建外SOHO开设了第一家线下店,但实际上他们的研究从2012年就开始了。“经过多年对建筑设计、商业发展、城市规划以及人们生活方式如何发展的研究,我们可以找到法律。” 罗远说道。 经过对欧洲和日本市场的研究,他们对未来人们的生活状况形成了判断,并开始按照“RE生活方式=骑行生活”的框架探索可持续的环保社会。
目前,RE已在北京、上海开设近10家门店。 这些年也见证了中国自行车产业和自行车文化的成长。
自第一家店开业以来,RE的业务合并逻辑是什么? 它们与传统的自行车商店有何不同? 如何理解“自行车生活方式”? RE的下一步计划是什么? 我们于2022年7月和2023年1月与RE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罗援进行了两次对话。以下是我们的对话整理。
问:您开第一家店时是如何判断自行车市场的?
A:我们2017年在建外SOHO开了一家实验店,当时我们想测试一下中国自行车文化的舞台。 我们想象中国的自行车文化还没有开始,但当时实际的市场比我们想象的要好。 比如当时的700bike,很多个人自行车店,还有非常大的公路车、死车用户群,而且大家对于自行车文化的理解比我们想象的要好很多。 北上广深四个城市,尤其是北京,拥有相当多的自行车使用者。 所以我们当时就下定决心要开一家店。 虽然我们刚开店的时候亏损了,但是我们抓住了核心客户。
预定的位置非常关键。 我们80%的用户以前从未接触过自行车。 专业用户一定要去Trek、Lightning的自行车店,但也正是因为如此,客户群越来越小,而且过于垂直化。 不会形成趋势。 你会发现,如果一切都与时尚无关,很难形成大趋势。
露营并不是离你的生活很近。 你不会有机会记得去Giant或Trek购物,但Yiyi的商店离你的生活并不远。 用生活方式来做一项非常专业的运动,以时尚的方式开门,让产品展示更加场景化,使用Brompton(小布)等城市车型,使用自有品牌CICLORE的Around BMX,然后城市道路自行车,然后就是深度玩家的各种公路自行车,让你感觉骑行离你并不是那么遥远。 其他周边选择也充斥着周边改装、骑行装备服饰等时尚周边产品,正好满足了自行车用户需求的市场空白。
问:第一家店我选择了像北京嘉里中心这样的CBD地区。 选址的逻辑是什么? 如何找到第一批用户?
A:选址的逻辑是,你首先要了解你的客户在哪里,你的客户是谁,你的客户有哪些行为。 因为我们是做建筑设计的,所以这些都是我最擅长的。
简单来说,第一波自行车使用者一定是最富有的老板、老总,中产阶级很少。 这波用户有多少时间要去五环外的商店,或者浪费时间在修车上? 他们的生活半径其实很有限,没有那么多时间。 2019年,自行车本来就是小众消费者,想要的产品并不便宜。 所以我们针对的人群其实是过了消费奢侈品的阶段,只是为了把自己打扮得漂亮舒服,低调内敛,所以我们首先选择嘉里,并不是因为流量能产生生意。
朝阳大悦城店是2019年开业的,2020年装修刚开始,疫情就来了,所以推迟到了2020年底。当大悦城向我们走近时,仍然付出了高昂的代价。 这里曾经是711、Paris Baguette、GAP的专卖店。 大悦城把他们都清除了,给了我们这样的位置。 悦城还是要做格式升级。
当时的想法是,大家都以为大悦城只适合年轻人,但实际上周围有大量的商务用户和中年人,他们也需要一个社交和安静的空间。 对于商场来说,有能力承担租金的商户太多了,但商场并不是建立在单一租金的逻辑上的。 购物中心需要多元、丰富的业态和客群。 把优质客户留在大悦城,是他们当时来找我们的原因之一。 Q:RE的店给人一种“骑行+一切”的感觉。 这种商业模式是如何产生的?
A:2018年北京嘉里店开业的时候,我记得第一年基本上就来了很多人。 整个行业都没有想到,自行车店可以这样开。 但大家看完之后开始质疑,认为这个模型不成立,包括我们自己团队内部也有质疑的声音。
RE又那么多模块怎么办? 我们真的想要一切、做一切吗? 先说一下我们当时是怎么创业的。 我们做大型商业建筑和城市规划。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一直在深入研究城市的变化和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会有什么样的演变,包括我们未来需要什么,城市会往哪个方向发展。 这就决定了我们在做研究的时候很少看短期结果,而在看待一切问题的时候都有一个相对宏观的视角。
时尚、体育产业与生活密不可分。 我一直认为文化、娱乐、时尚都是以经济为基础的,只有经济高度发达之后才有生活方式。 如果我们谈论生活方式,不要一直谈论垂直性、专业性、硬核,一件保暖防风的衣服有多高科技,但如果我不去爬雪山,我就不会很感兴趣。 苹果当年就做到了,将工具产品变成了时尚标准。
21世纪有几个热门话题。 环保、低碳、环保也是时尚的代名词。 20 世纪的大城市病:交通、污染和环境问题。 进入21世纪,低碳是最大的话题。 这里的出行方式肯定会发生重大变化,那就是园区商业、环境、低碳决定了市场的主流方向。 刚才说的可能离我们的自行车还很远。 仔细回想,每个时代出行方式的变化都会产生巨大的商机。 在这样的时代,我们如何让垂直职业运动变得更加时尚? 这就是我们想做的。
有人说RE是卖空间的,空间不能卖钱,第三个空间是载体,大家更多的时间在这里社交,我把车卖给你,还没完,我要骑和你一起锻炼,我想和你有长久的社会关系,包括客户关系,这个过程每年必然会为我贡献很多销售额。 因此,我们把自行车做成了一个场景,把第三个空间做成了一个载体,第三个空间会提供饮料和健康的膳食。 目前自行车销售占我们总收入的50%,餐饮可以占到30%,剩下的就是服装、配饰等,整体平衡情况与我们的预测比较相似。
最大的挑战其实是管理。 因为我们不是管理出身,所以做管理、打造系统团队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比较大的挑战。 无论是疫情、经济还是环境,每个时代可能会出现不同的社会问题,总是存在不确定性和困难。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仍然用一种比较笨的方法或者说最简单的状态来对待员工和客户。 每个人都有一个共同成长的过程。 这叫共创,共同分享快乐和价值,给顾客带来归属感和优越感。 我跟客户分享我的成长过程,以及他们最终能取得什么,给我带来的是品牌价值。
Q:目前团队的架构是怎样的?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看到我开始投资自己的品牌,包括自主研发的自行车。
A:我和我丈夫以前是一家建筑设计公司,这并不是我们第一次创业。 现在设计公司还在做,工作量几乎比以前减少了一半。
目前他在做商业模式,在做价值观、策略和所有的框架,然后我在做执行,把他想到的一切都变成业务。
我们的合伙人铃木薰于2016年从国际一线时尚集团辞职,加入我们的团队一起创业。 他本人也是一名UCI自行车赛车手和一名时装设计师。 目前负责品牌自有产品及时尚买手的研发工作。 铃木舞子在日本三越集团拥有25年销售管理经验,负责整体门店运营管理。 确实有一个比较豪华的创始团队,分工非常明确。
二宜自主研发的CICLORE系列
我们从2017年开始就一直在做自己的产品研发,在我们自己的产品CICLORE系列中,自行车已经发展到了第四代,五款车型可以在2023年初进入量产销售。除了专业车之外周边修饰配件方面,服装系列也有大量服装产品,已经进入量产。
整个开发过程还是非常艰难的。 第一代产品在中国台湾制造。 由于材料特性,部分框架必须在中国大陆制造。 我们在日本设计开发,回到中国关闭、修正和完善细节,然后在日本测试和调整。 但我们没有第一个的数量,而第二个的逻辑还是中国的大工厂,所以我们必须不断说服工厂为我调整细节。 那你就没有分寸,每次都做一点点。 我们仍然必须进行实验,因为汽车还没有完成,我们永远不会知道哪里出了问题。 包括定位、产品细节、适用性,你可以看到这个东西哪里错了,哪里对了,做完之后怎么改,所以我就这样一直改。
还有一些配件限制了我们的数量。 大家都知道Shimano套件在全球范围内抢货。 框架的顺序只是一个循环问题,但最困难的部分还是研发,因为你的研发流程还不够。 ,并且不会花很多钱去囤货。 这个过程比较困难。 一旦进入大规模生产,一切都可以在供应链之前进行规划和计划。
其实坦白讲,国内的供应链已经是全球最成熟的,包括自行车在内的加工业肯定拥有中国最大的供应链。 终端市场品牌做好了,所有的工厂都在和我们合作,因为你做得越来越好,人们越来越信任你,即使没有金额也愿意合作。
Q:接下来的计划是去更多的城市吗?
A:我们不会在中国开设很多商店。 接下来我们会准备在东京开店,然后2024年我们会在新加坡开店。另外我们也会在欧洲进行布局,未来我们会以国际店为主。
未来五年的策略仍然是专注于产品研发,不会急于扩张门店。
2022年终于过去了,长达三年的疫情期盼终于结束了。 这三年,大家都放慢了脚步,开始思考我们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想要什么样的状态,生活是什么,包括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应该是什么。 这是每个人都会深入思考的问题。 。
在这样的状态下,其实运动、户外经济都会更好。 每个人都需要生活,需要更健康的生活,所以我觉得我们应该已经到了最好的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