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陀螺财经文/于伟仁、尹宁
2020年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再次强调“双循环”政策思维。 会议指出,当前经济形势依然复杂严峻,不确定性很大,遇到的许多问题是中长期性的,必须从持久战的高度认识问题,加快形成稳定发展的新常态。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建立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协调机制。
从国内来看,尽管同样受到疫情影响,但经济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发展空间依然巨大,国内经济政策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但我国也存在突出的结构性问题,需要“努力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促进效率与公平的有机统一”。 其中,效率更多对应生产环节、强调“高质量发展”,公平更多对应分配环节。 公平分配将使生产和消费更加顺畅。 区块链的应用有望加速中国经济“内循环”,在巩固经济基本面韧性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各类要素的市场化配置能力。
当前,以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移动通信、物联网、区块链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突破性应用,利用区块链的链式存储结构保证数据不可篡改,利用密码学技术确保用户隐私。 利用分布式共识算法来保证数据主权,区块链技术正在构建一种新的分布式技术架构,它将成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使个体组织和个人能够在统一的共识规则下自主进步。 协同效率有利于增强经济韧性,是经济内部循环的有力支撑。
事实上,区块链作为内循环加速器早已呼之欲出。 2019年10月24日,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 加快区块链技术发展和产业创新。 由于区块链对生产方式创新的重要意义,各国政府都将区块链的发展放在经济发展的重要位置,相关政策已驶入快车道。
以下是近两个月国家区块链政策汇总。 可以看到,5月25日以来,北京、深圳、上海、江苏、海南等省市纷纷出台相关区块链政策。 从政策内容来看,大部分政策聚焦区块链技术、产业和应用层面,对企业培育、创新研发、加速落地等方面给予较多描述。
从具体应用来看,区块链作为新型基础设施之一,在生产、分配、流通、消费与多个传统产业的结合中发挥了良好的作用,爆发出了巨大的能量。
区块链+金融(要素配置)
重点发展方向,加速落地应用
当前,在金融领域,我国迫切需要提高金融市场的定价能力,加快金融体系补短板。 一方面为科技成果产业化应用提供资金保障,另一方面促进产业结构转型,活血化瘀,协助企业主体重组和企业重组。要素资源重新配置。 由于区块链自身的分布式存储和加密技术,可以实现权利的穿透确权,这对于金融要素的优化配置有着非常显着的作用。 区块链在金融领域的数字货币、支付清算、智能合约、金融交易、物联网金融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备案的区块链信息服务项目共计730个,其中金融类项目112个,占项目总数的15.34%,这反映出区块链金融在未来的作用。 该项目的重要性。
图1 智慧供应链金融平台产业生态 来源:德方智能链(腾讯区块链加速器首批成员)
7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推广区块链技术规范应用的通知》和《区块链技术金融应用评价规则》。 评估规范,建立健全区块链技术应用风险防范机制,定期开展外部安全评估,推动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规范应用。
近期,以区块链为底层技术之一的央行数字货币DCEP将与美团、滴滴等互联网公司开展试点运营。 此举也释放了央行的信号,证明当前数字货币基本完成。 技术发展,进入成熟阶段,将逐步推动数字货币应用场景的落地。 未来,央行数字货币DCEP与区块链相关应用的结合将带来巨大的市场空间。 《规则》和DCEP的实施也意味着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将启动区块链技术统一规范的金融应用,可极大促进区块链在金融行业的应用,全面优化区块链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我国经济双循环中国金融要素创新配置。
区块链+工业互联网(生产端)
处于探索阶段,未来应用广泛
从现实来看,在内循环的生产末端,我国制造业的粗放式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 必须转变为精细化、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发展模式,在劳动力要素和生产方式之间找到新的平衡。 工业互联网不仅是推动制造业供给侧改革、要求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动力,也是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业互联网的本质和核心是通过工业互联网将设备、生产线、工厂、供应商、产品、客户紧密连接和融合,形成跨设备、系统、工厂、区域的互联互通。
区块链技术是一种新型基础设施和分布式计算范式,具有去中心化、数据不可篡改、可追溯等特点。 它可以与工业互联网深度融合,形成要素、主体、平台充分连接的新生产方式。 工业互联网领域的创新应用前景广阔。
图2 区块链在工业互联网中的应用 图片来源:陀螺研究院
7月1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关于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激活消费市场带动扩大就业的意见》,提出提高要素效率,畅通经济发展。经济周期。 探索生产资料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改革,大力推进实物生产资料数字化,探索利用区块链技术完善多元价值传递和贡献分配体系。
目前,我国正在逐步探索区块链与工业互联网的有机结合。 一些企业已将区块链引入工业互联网,如海尔的衣联网、浪潮的品质链等。 在工信部官网发布的《关于2019年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名单的公告》中,中国电子申报的“基于区块链的中国电子云网平台供应链精准服务解决方案”工业互联网有限公司被列入名单。
区块链+物流供应链(流通端)
多种应用场景,潜力巨大
近年来,全球供应链分工合作体系加速调整,全球供应链风险逐渐聚集,成为各国贸易摩擦的重要推手。 此次疫情中,疫情防控的隔离需求需要避免生产要素的大规模流动和聚集,这对生产、消费和供需双方都造成了较大冲击,全球供应链体系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重组危机。 物流是供应链中的重要环节,是商品和要素流通、需求与供给联系的有效途径。
在经济内部循环中,我国迫切需要打通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以消除实体经济各环节的障碍,使产业发生新一轮的转移和改革,有力刺激改善经济需要效率,让自由市场发挥更大作用。
供应链由众多参与主体组成,不同主体之间存在大量的交流与合作,处于复杂的博弈关系。 时间、空间、技术等因素造成的信息不对称,一方面让交易一方建立交易壁垒获取利益,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整个系统的交易成本。
通过透明可信的规则,构建难以伪造、难以篡改、可追溯的区块链数据结构,区块链可以促进个体组织和个人在统一的共识规则下以自主的方式提高协作效率,从而打造现代化的生态系统。协同供应链系统真正实现了供应链系统中商流、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的融合,解决了供应链中的信任危机和信息不对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