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李笑来与孙宇晨的对峙,如何识别币圈骗子?

1、从热点入手

俗话说,君不见王。

但在币圈,两位王者最近相遇了。 一位是被世人称为“韭菜大王”的李笑来,还有被世人称为“炒作大王”的孙宇晨。

毫无预兆,李笑来突然发了一条微博,指责孙宇晨是小偷,并说道:

所有的盗贼都是故意的,他们自始至终都是任性的恶棍。 孙宇辰就是这样一个小偷,他从小就开始偷窃,而且是个惯犯。

而孙宇晨当天也做出了回应,依然用着他一贯的调侃炒作的方式,写了一个笑话,改编了一首歌,表达了自己认真做事的态度。

为了区块链,我一天也没休息过。 我不需要自由,我只想背着全球化的梦想一步步前进。

在币圈,这样的催泪新闻似乎还不少。 今天你告我作弊,明天我告你挪用金钱。 最终,很多普通人分不清谁是骗子,谁是受害者,只能无奈地说:“你们的圈子真乱。”

比如著名的李老师,直到今天,很多人仍然分不清他到底是一个传道授业的所谓老师,还是一个无情的骗子和收割者。 我觉得有必要专门写一篇关于如何识别币圈骗子的文章。

二、从常识来看

在币圈,最需要的不是那么多投资知识,也不是那么多专业的区块链知识,而是常识。

有很多项目,显然都是凭空产生的概念。 他们坚持说自己是来拯救世界的,他们坚持说自己拥有突破天际的创新技术; 很多项目明明是传统互联网项目的翻版,与区块链无关,却能在白皮书中处处谈共识、谈治理。

也有一些项目上线前几个月就承诺在交易所上市,几个月内翻倍; 有些项目还承诺未来会实现百倍、千倍的增长。 凡是有这样承诺的人都是骗子! 二级市场是一个高度不确定性的市场,也是一个高度不可控的市场。 我可以说我已经克服了不确定性,控制了原本无法控制的事情。 除了诈骗,我想不出第二种可能。

如果说识别此类项目还需要一点技术含量的话,那么识别一些基金、模型币项目甚至不需要智商。

不管业务的具体性质如何,只要涉及到拉下线、拉人头,只要涉及到会员费、层层提成,就是最明显的资本形式。 骗局是有的,今天各种媒体曝光的也不少。 其实很容易识别,只需要一点常识即可。

3、从承诺的角度来看

如果通过常识就能筛选出大量的欺诈项目和骗子,那么有些项目可能排名更高、欺骗程度更高、伪装性更好。 他们的项目不再那么模糊,似乎有一定的可行性,而且提到的很多技术术语似乎都是真的。 这个时候普通人似乎无法做出准确的区分,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如何判断某人是否是骗子?

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从承诺的角度来看待! 看看他做出的承诺最后有没有兑现。

比如,最明显的就是白皮书。 一般在白皮书中都会对项目进行未来一两年的规划,项目的发展可能会分为几个时间节点。 每个节点承诺做什么,比如浏览器什么时候上线,钱包、矿池什么时候上线等。

那么你就应该严格按照这个时间点进行比较,看看项目方在白皮书中做出的承诺是否完成了,是否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了。

如果承诺3月份主网上线,但是一年都没有上线,那么他可能会解释说,我们增加了很多功能,我们找到了更可操作的方法,所以我们做什么。 但无论他说什么,请不要相信,无论他提出什么借口,请默认接受他是骗子。

作为对外界的公开承诺,作为融资的基础,白皮书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 如果白皮书中的承诺无法兑现,那么整个项目就根本没有可信度。

即使能够实现白皮书的规划,这也只是一个基本操作。 另外,还要看他平时在媒体、社区、论坛等非正式场合的承诺是否兑现了? 因为虽然有些项目已经完成了白皮书中的任务,但那是因为他白皮书中的规划比较简单,主网、矿池之类的东西都可以通过外包团队来解决。

有些人可能会瞎搞一下白皮书里的方案或者找外包团队来完成,然后开始自己的聊路之旅。 这样的人在币圈也不在少数。 在各个社区胡言乱语,说我们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会有某某这样的重量级嘉宾加盟”、“我们的生意将会爆发式增长”、“坚持住,看我的表现”、“年底800,别墅靠近海边” “ 等等。

虽然这可能只是项目创始人闲聊时随口说的一句话,但作为项目创始人,是否喜欢说大话、能不能说到做到,应该是一个习惯和价值观的问题。 我是这样看待这个问题的:如果创始人随口说,如果不涉及利益,你可以随意开玩笑; 如果涉及利益,即使是玩笑也应该默认认真对待。

对于那些习惯在非正式场合说大话,却又没有做过任何事情的人,请尽可能远离这样的人,尤其是不要被愚弄,愚蠢地为他找借口,他认为这不是一个正式的承诺,没关系什么的。 如果你这样想,当你最终伤害自己时,你可能活该。 一个认真对待承诺的人应该努力履行承诺,而不是试图解释它。

3、从道德角度看

你基本上可以从常识和承诺两个方面识别大多数骗子,但仍然有一些高层人士你无法判断他是否是骗子。 比如我们上面提到的两位主角就属于这一级别的人物。 直到今天,人们仍然不知道自己是否是骗子。

他们徘徊在欺诈的边缘,而且做事似乎频频。 白皮书中介绍的内容似乎已经快完成了,剩下的未完成的似乎正在进行中。 他们似乎已经履行了一些对外的承诺。 接下来的几个兑现失败也没什么坏处,那么这个时候怎么辨别呢? 我觉得这个时候我们可以从道德的角度来区分,就是遇到一种情况的时候,我们应该这样想:如果一个正常人遇到这样的情况,他会怎么处理,他会怎么处理。用它?

以融资为例。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如果你向别人借了1000元钱,一个正常人应该时时想着,总是想尽快还清。 内疚是正确的。 如果有人委托你投资,而你因为自己的操作而亏了钱,那么你内心应该感到非常内疚和羞愧,应该觉得自己辜负了别人的信任。

尤其是当你手里有一亿多别人的资金时,你更应该时刻保持敬畏之心,因为金钱的背后是一份信任,是每个家庭的辛劳和希望。

如果有这么一个人,今天发行一个项目募集一笔资金,明天又发行一个项目募集一笔资金,后天又发行一个项目募集一笔资金,而这三项业务是完全不相关的,别说你做这些项目是合法还是合规,至少从道德角度来说,你缺乏对信托责任的敬畏,缺乏对投资者的感恩和回馈。

对于我来说,如果有人同时筹集三笔资金,同时做三项不同的业务,无论他是否是骗子,他在我心里都会被默认为骗子。

4、从法律角度来看

法律是更严肃的观点,也是最终的判断手段。 一个人是否骗子,法律说了算、说了算!

从法律角度看,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违反法律明文规定的行为。 比如现在的区块链行业,国家明确规定所有项目都不允许借用虚拟货币进行融资。 团队还在疯狂融资,还在大张旗鼓地在中国开展这些业务,所以你要小心。

又比如,国家发布的《区块链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提到,区块链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自提供服务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通过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的审查。 区块链信息服务备案管理系统填写服务提供者名称、服务类别、服务形式、申请领域、服务器地址等信息,并履行备案手续。

该政策对行业普遍适用。 如果一个团队真的打算用心做一个节点,那么他一定会用正式的手段来记录需要备案的内容,调整需要调整的内容。 这不仅可以将相关风险降到最低,同时让你的路走得更宽。

但有些项目组从来不把法律当一回事,只要能盈利就万事大吉了。 如果你遇到这样的人,不管他是不是骗子,请远离! 他连法律都不关心,又怎么会关心你的利益呢?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对于公信宝这样的项目,很多商家都在灰色边缘徘徊。 这些业务是否合理,取决于国家如何定义、法律如何定义。 如果你无法判断,那就交给法律来判断吧。 法律的判断直接决定了创始人是踏实的企业家还是骗子。 罪犯。

五、结论

不管从什么角度来说,反正不是从善意的角度来说。 我有时觉得,在利益面前,我们的善良就等于无知。

尽量小心,尽量谨慎,哪怕会错过很多机会,只要有一丝怀疑,就先假设对方是骗子。

因为所有的骗子都是善于伪装的,即使你一开始认为对方可能是骗子,通常情况也很严重。

本文来自巴比特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赞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