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口味的中草药组合,做出数百亿的丰富“菜谱”

图片[1]-几种口味的中草药组合,做出数百亿的丰富“菜谱”-首码网-网上创业赚钱首码项目发布推广平台

图片[2]-几种口味的中草药组合,做出数百亿的丰富“菜谱”-首码网-网上创业赚钱首码项目发布推广平台

中国发展网讯 9月9日,2021国际(亳州)中医药博览会开幕。 不少宜昌中药材行业从业者已经收拾行囊准备出发。

对于他们来说,这个一年一度的盛会不仅能“看市场”,还能“带来市场”。 随着宜昌中药材产业的不断发展,办展已成为不少从业者的必修课。

作为农业八大主导产业之一,截至目前,宜昌中药材种植面积已达100万亩,总产量10万吨,第三产业总产值60亿元。 根据规划,预计“十四五”末,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将达到110万亩,工业综合产值将达到200亿元元。

5年内,综合产值将增长一倍以上。 宜昌道地药材产业的优势和信心是什么? 中药材产业将从哪些方面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拓宽收入链、完善利益链?

深藏深山,品质优良,价格优惠

8月27日下午,一场小雨给五峰老县城五峰镇增添了几分寒意。

在万马桥路口,一家中药材店夹在其他店中间。 店内装修简单,看不到顾客,也看不到工作人员。 看上去很“普通”。 陪同记者采访的五峰中药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易开泰表示,这么小的店“年销售额就有几千万,他们主要卖五峰牛庄天麻”。

单店年销售额超过1000万元,在多个城市中心城区也处于领先地位。 万马桥周边近20家中药材销售店中,年销售额过千万元的店就有10多家。 房屋销售额距离1000万元已经不远了。 “由于天麻品质优良,甚至有人询问隐藏在深山里的天麻。” 伊开泰说,“过一段时间,外地的客商就会涌到这里,甚至跑到牛庄,等待优质的天麻上市。”

天麻只是五峰优质中药材的代表之一。 全县森林覆盖率达81%,居全省县首位。 境内土壤以酸性或微酸性为主。 。

独特的生态环境和优于其他产区的品质,让中药材成为五峰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良方”。 截至“十三五”末,五峰中药材总面积已达35.3万亩,总产量4.85万吨,占全市总产量的47.8%,位居全国第一。全市农业总产值6.1亿元,占全县农林牧渔业总量。 产值14.27%,据相关统计占全市中药材总产值的33%,位居全市第一。

当然,五峰并不满足于只卖原材料。 当地181家中药材市场主体中,取得药品生产许可证的有1家,规模以上企业3家,具备产地初加工条件的有40家。 同时,当地还利用中药材资源丰富、品质优良的优势,对接35家优质企业,让中药材精深加工在当地完成。 “比如我们的优质白鱀鱼出口到韩国,在国内当面膜卖,价格涨了几十倍。” 易开泰说,“这给了我们启发,围绕精深加工招商引资,让优质中药材能够在五峰乡村振兴和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中药材+”托兰海生态融合

投我木瓜,打赏琼菊。

目前,长阳市郎平镇的木瓜成熟了。 走在当地的乡间小路上,随处可见丰收的景象:村道旁、温室里、晒坝上,到处都是木瓜片,有的已经晒成成品。 ,皱纹成细而深的纹路,有的在阳光下还没有“饱满”,脸朝天。

切好的木瓜经过阳光暴晒、过夜后,卖给收购中药材的商人。 再过一段时间,种木瓜的村民就会迎来收入的好季节。

自2000年趁着退耕还林契机,长阳重点建设“药用皱木瓜”产业。 经过20年持续发展,硕果累累:郎平镇沿318国道高标准建设了5万亩。 木瓜绿色经济产业带,将长阳木瓜培育成“面积大、效益高、销路好、前景好”的“紫秋皱皮木瓜”品牌,成为湖北省林业产业扶贫的典范; 长阳利用木瓜退耕还林,科学管理还覆盖每一寸退耕还林土地,每亩木瓜产值近万元; 农民在坡地、阳光不足的土地、靠近森林的土地上种植木瓜,总面积达10万亩。

从行业发展伊始,就立志保护生态、增加收入。 产业发展后,“中药材+旅游”模式带动农民进一步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阳春三月,郎平镇依托镇内6万亩木瓜,形成了当地的“赏花经济”。 在该镇木瓜旅游景点之一的关口崖村,当地村民宋明藻一家三口常年享受农家乐。 吸引了顾客,农家乐年收入已超过5万元。

宜昌其他地区也在不断探索“中药材+”生态融合的新途径、新模式。 在五峰,通过积极探索“林药蜂”、“果药峰”等生态种植新模式和标准,先后建成1500亩生态融合发展示范基地。

五峰农业农村局提供的数据显示,2019年,该县昌乐坪镇桥坪村“林药蜂”模式示范面积300亩,亩均收入为一万多元。

同样在长乐坪镇,当地充分发挥独特的区域气候和环境优势,依托农业和自然资源,重点以中药材产业为主导产业,拓展和发展以中药材为核心的健康休闲农业。药材产业,推进农业一体化。 二、三产业综合体整合发展,打造具有创业创新、文化体验、休闲度假、健身养生、乐购食药等功能的复合型中医养生小镇。 “我们还依托产业开展‘中药材+研究’的新模式,这几年我们积累了很好的经验。” 五峰府中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董事长胡宗福表示,“这不仅具有科学意义,而且促进了产业融合。”

科技赋能,做厚做强产业链

8月27日中午,长乐坪镇突然下起大雨。 五峰农业科学研究所所长王业红来到集镇旁的中药科技园,查看育苗基地温室内七叶皂苷的生长情况。

作为五峰中药材行业当地的科研人员,王业红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来这里检查中药材植物的生长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这棵植物已经准备好移植了,而且长得很好。” 他用手指挖出一朵七叶一枝的花,仔细检查根茎等部位。 “这是从野生资源中培育出来的。”

在五峰,像王业红这样的中草药研究人员还有很多,其中有中国三峡大学等高校科研团队的带头人,也有国内知名药企的骨干科研人员。 、强化技术支撑。

五峰咨询高端智库把脉,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聘请国家、省级知名专家为产业发展提供战略决策咨询。

同时,通过科研方面的深入合作,与中国三峡大学合作,开展中药材种质资源采集筛选、新产品培育及定向培育等技术研究,良种的选育和培育。 已完成五倍子、黄精、竹参、白芨等品种选育和定向培育。

五峰赤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中国林业草原科学院,开展五倍子重点课题科技攻关,突破五倍子高产栽培技术瓶颈示范基地亩产由62.3公斤提高到320.8公斤。 重大科技成果。

在长阳,木瓜产业发展过程中,新开发的木瓜园利润丰厚,而老木瓜园收益低的弊端则更加明显。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当地技术人员深入木瓜老园,指导农民科学改造木瓜老园和新法管理木瓜退耕还林工程。 连续举办218期木瓜管理培训班,邀请近97名专家到田间指导农民科学修剪、科学施肥、科学防治木瓜病虫害。 几年时间,明清时期开始结果的老木瓜园100%完成改造,又回到了丰产期。 老木瓜园改造后,木瓜产量增长了200%%,老木瓜园4850户家庭增收5000多元。

9月1日,记者从宜昌市农科院中药材团队获悉,根据规划,预计到“十四五”末,中药材种植面积全市物资耕地达到110万亩,工业综合产值达到200亿元。

为实现这一目标,宜昌在支持长坂坡科技等龙头企业成长带动产业链发展的同时,还挖掘中小企业潜力,完善产业链。

专家表示,要实现这一目标,技术赋能是最重要的。 在围绕延伸链条、补链、强链的招商引资中,要注重成熟技术的转化。 例如,开发以中药材为原料的兽药,将进一步提高相关行业生态绿色养殖水平,延长产业链; 中药材中活性物质的提取将大大提高中药材的附加值,提升价值链; 依托三峡大学等高等院校的成熟技术,开发医药食品同源产品,拓宽收入链。 (廖良、龚俊、聂峰、邝白雪)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赞赏 分享